裂殖壶菌又称裂壶藻,属于真菌门(Eumycota)、卵菌纲(Oomycetes)、水霉目(Saprolegniales)、破囊壶菌科(Thraustochyae)的一类海洋真菌,单细胞、球形。Schizochytrium细胞积累大量对人体有用的活性物质,如:油脂、色素、角鲨烯等,其中油脂占细胞干重的70% 以上,总脂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非常高,达到35%~40%,结构类似的脂肪酸含量低,容易分离纯化,而且没有鱼腥味。目前,因微藻培养需要光照和CO2,生产工艺繁杂,成本高,故裂殖壶菌是一种极具实现工业化生产DHA潜力的微生物之一。 绝大多数的微生物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由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油酸开始,并通过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一系列去饱和酶催化完成。而许多研究者在裂殖壶菌合成DHA代谢机理时发现裂殖壶菌合成存在新的途径。Metz等人通过对Schizochytrium sp. ATCC20888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3个亚基的开放阅读框对比分析以及14C同位素标记推断Schizochytrium极有可能通过聚酮合酶(PKS)催化合成DHA。Wallis等人也揭示Schizochytrium体内DHA生物合成不依赖碳链延长与脱氢反应,他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DHA合成存在新的机制。以上研究充分说明,chizochytrium体内DHA的合成过程并不涉及脂肪酸脱氢酶和去饱和酶催化过程,而是由PKS 途径合成。这一重要发现将为裂殖壶菌的代谢调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对于DHA的具体合成机理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